读《莫问收获,但问耕耘》有感
《莫问收获,但问耕耘》是一首激励人心的诗歌,它以朴素浅显的语言,诠释了耕耘与收获之间的辩证关系。读罢此诗,我感触良多。
诗歌一开始就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:“昼出耘田夜绩麻,村庄儿女各当家。童孙未解供耕织,也傍桑阴学种瓜。”这幅农村生活图景展现了人们辛勤劳作的情景,不论是大人还是小孩,都在为自己的生活而努力。但是,诗人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耕耘的意义,而是用一个反问句引出下文:“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?”
这一句反问直指人心,让我们思考日常生活中所享用的美食,每一粒米、每一口菜,都承载着农人的汗水与心血。诗人通过这种对比,让我们明白“粒粒皆辛苦”的道理,激发起我们对劳动者的尊重和感恩。
紧接着,诗歌又以“但问耕耘,莫问收获”一句,将耕耘和收获的关系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。诗人认为,耕耘是劳动者应该关注的焦点,至于收获,不过是耕耘的结果罢了。在耕耘的过程中,我们无需患得患失,只管尽心尽力,即使没有丰厚的收获,我们的辛劳也不是白费。这是一种胸怀宽广、淡泊名利的处世哲学,值得我们深思。
在诗歌的最后,诗人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:“俯首甘为孺子牛,亦复何曾希冀牛?”这句诗以牛自喻,表达了劳动者无私奉献的精神。他们就像牛一样,默默耕耘,不求回报,但他们的付出却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价值。
读完《莫问收获,但问耕耘》这首诗,我最大的感触在于,劳动是人类社会的基础,劳动者是值得我们尊敬和爱戴的。我们应该传承和发扬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,在各自的岗位上勤勤恳恳,努力耕耘,不问收获,但求问心无愧。
正如诗中所言,“但问耕耘,莫问收获”,我们应该将耕耘的过程作为人生的意义和乐趣,以积极向上的心态,辛勤劳作,不断创造价值,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。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收获充实的人生和无愧于心的成就感。